“零食第一股”来伊份如何IPO成功融资40亿

2016年10月12日,休闲食品连锁商来伊份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,开盘大涨44%,股价攀升至16.8元,市值40亿元。

来伊份的2000余家连锁店每年可以卖出30亿元的蜜饯、果脯之类的休闲食品,称得上行业巨头,但因为其市场几乎完全局限于江浙沪,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对这家新晋上市公司恐怕并不熟悉。

这条IPO之路,来伊份已经走了6年时间。2010年来伊份即启动了上市计划,并完成了一轮3.2亿元的Pre-IPO融资,当年曾是炙手可热的明星项目,投资方慷慨的给出了实际30倍市盈率的高估值。但此后的来伊份受困于食品安全、增长乏力,尽管此番成功IPO,其带给投资人的恐怕仍将是无尽的遗憾。

央视报道击落PE明星项目

来伊份前身为爱屋食品,2010年9月进行股改,并很快启动了一轮Pre-IPO融资。2010年11月,德同资本、常春藤、融元创业投资、海德立业、南通临港等投资方共计向来伊份注资3.2亿元人民币,共持股10%,依此计算投后估值为32亿元。

据媒体报道,当时来伊份销售增长速度快,PE机构对其趋之若鹜,估值也就水涨船高。

当时来伊份预计其2010年净利润将达到1.6亿元,按此计算这一轮pre-IPO融资的估值水平约为18倍市盈率,已经高于一般的pre-IPO项目估值水平。而实际上2010年来伊份净利润仅为1亿元,以此计算该轮融资市盈率超过了30倍。2011年来伊份的净利润也仅为1.2亿元,与目标值有不小的差距。

2012年4月16日,踌躇满志的来伊份向证监会提交了招股书申报稿。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,仅仅一周之后,央视二套《消费主张》栏目曝光了来伊份及部分供应商存在产品质量问题。

当时食品安全问题正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,来伊份的"毒蜜饯"成为热门话题,直接导致了其IPO的梦想的破灭。当年8月,证监会毫无意外地否决了来伊份的上市申请。

这起事件对来伊份的打击十分巨大。不仅IPO之路变得遥不可及,2012年来伊份的业绩也灾难性地下滑,净利润大幅缩水至3000余万元。

与此同时,随着IPO节奏被彻底打乱,2010年对来伊份给出了高估值的PE机构们也面临着投资打水漂的风险。

IPO修成正果 投资方或仍浮亏

经过两年的调整,来伊份于2014年再次向证监会提交了IPO申请,并终于在2016年9月修成正果,拿到了首发批文。

而当前的来伊份与2012年相比,业绩只能算是刚刚恢复。2015年来伊份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,但净利润仅为1.3亿元。并且,来伊份的成长明显放缓,2012年之前支撑高估值的高业绩增速已经大大削弱。

据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,2016年1-9月来伊份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%;净利润8000万元,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.4%。

来伊份起家于上海,品牌影响力一直无法冲出江浙沪地区。早在第一次启动上市进程的同时,来伊份即试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扩张,2012年底来伊份的直营门店数量达到2558家,而到2016年上半年,门店数又下降到2111家,关闭的约500余家直营门店多集中在此前曾积极拓展的安徽、北京、湖北等地,显示出扩张的极度不顺。

一直到2015年,江浙沪地区对销售收入的贡献始终在90%以上。而这一市场经过多年耕耘已经趋于饱和,直接限制了来伊份业绩的进一步增长。

另一方面,食品安全的隐患仍未完全排除。来伊份坚持不进入上游供应链的模式,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力没有本质的提升。

在招股说明书中,来伊份明确表示存在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,由此"不能完全排除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%以上或上市当年即亏损的可能性"。

对PE机构来说,6年陪跑之后来伊份最终换取成功IPO,但这笔投资是亏是赚仍取决于来伊份上市后的业绩表现。来伊份IPO发行价为11.67元,以此计算,常春藤等pre-IPO投资方的股票价值仅为2亿元,浮亏1.2亿元。以来伊份目前的利润水平计算,其市盈率至少应在40倍左右,才能为投资方带来正向回报。而以目前A股的行情、来伊份的增长前景来看,这一目标恐怕不容易实现。

秒火食品代理网 Copyright © 2013-2024